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,该如何做?

发布人:思图励志教育 发布时间:2020-05-12

 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,除了身体上的变化,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要重视!

 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13岁——18岁的时间段,心理出现的一些变化。

  而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预防、发生、康复都是多因素的。

郑州思图励志教育

  家庭方面,良好的家庭氛围、和谐的家庭关系,对青少年度过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,用发展的观点来审视或引导青少年。遇事时的过度指责,甚至辱骂,不能解决问题,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。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,对青少年是一个良好的示范。和谐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,能给青少年带来更多的安全感。家庭关系差,或父母的关系长期不和谐,或单亲家庭,孩子发生心理问题的机率会增加。

 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,所以学校要积极引导青少年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。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,要润物无声,多组织课外活动,积极引导青少年参加这些活动。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,也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。通过各种活动,加强青少年的思想、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。除了学习之外,同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,对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。

郑州思图励志教育

  青少年自身要如何调节?

  青少年要正确认识心理问题,对一些心理上的困扰能够抵制,出现问题时,积极寻求帮助。

  在遇到问题时要寻找帮助,要承认它、面对它,保持阳光的心态,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,多与积极的、向上的同伴交流,减少顾虑、增加信心,找到合适的途径和机会宣泄负面情绪。

  同时,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,比如深呼吸、体育锻炼、冥想,来减轻自己的焦虑或者增强对压力的承受,或者对不良困扰的承受能力,这些都是有效的方式。如果有问题自己克服不了,就要寻找专业的帮助。


上一篇:心理科普|和孩子做朋友,青春期不叛逆
下一篇:心理科普 | 孩子的“玻璃心”,都是父母不经意间下的雷